低硼硅注射劑瓶的發展歷史要從1997 年標準對玻璃分類原則來說起,我國藥用玻璃瓶行業多年來普遍應用的B-2O-3 6 %(m/ m) 左右的玻璃材質不應稱為硼硅玻璃或中性玻璃。
試驗證明,
低硼硅注射劑瓶類材質的玻璃顆粒法耐水性和內表面耐水性試驗有的是達不到1和HC1的,或者是介于1和2的邊緣。實踐也證明,低硼硅注射劑瓶類玻璃在使用中有的會出現中性不合格或脫片現象,但這類玻璃在我國已生產使用多年,新標準保留了這種材質的玻璃并規定其B-2O-3 的含量應符合5 - 8 %(m/ m) 的要求,明確定義了這類玻璃不能稱為硼硅玻璃(或中性玻璃) ,而將其命名為低硼玻璃瓶。
玻璃材質類型:新標準中共有4 種玻璃類型,其中硼硅玻璃2 種,包括3. 3 硼硅玻璃[α=(3. 3 ±0. 1) ×10 ( - 6) K( - 1) ]和5. 0 中性玻璃[α= (4~5) ×10 ( - 6) K( - 1) ] ,低硼硅玻璃[α= (6. 2~7. 5) ×10 ( - 6) K( - 1) ]1 種,鈉鈣玻璃[α= (7. 6~9. 0) ×10 ( - 6) K( - 1) ]l 種,所以按材質分共有4 種玻璃類型。
低硼硅注射劑瓶在我國藥用行業的缺口很大,因工藝制作不斷進化,投入成本,在我國的藥用玻璃包裝普遍應用。低硼硅玻璃含三氧化二硼5%-8%,而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瓶含三氧化二硼8%-12%,所以可按照實際情況來選定。